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理论学习
    中国共产党凝聚党心民心的经验与启示
    时间:2017年06月07日 10:45 

对于执政党来说,如何做好凝聚党心民心的工作,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延安时期,面对十分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项措施,对不同阶级、阶层、群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凝聚党心民心的工作,取得了理想效果。今天,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无论对于正确认识党在延安时期发展壮大的历史必然,还是对于做好当前党的建设,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告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党心凝聚方面。延安时期党对于党员干部工作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对于能够担负起领导全民族解放斗争任务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没有一大批德才相济的党员干部,要想完成革命的任务是不能想象的。但是,当时的党员干部骨干“还不足以支撑斗争的大厦,还须广大地培养人才”。为此,党首先确定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提出了符合当时时代要求的党员标准,并按照这样的路线、原则和标准从严选拔任用党员干部、从严要求与考核党员干部,从而为党拥有一支立场坚定、能拼善战的党员干部队伍准备了条件。而面对党员数量急剧增加导致的阶级成分复杂、非无产阶级思想大量涌入等问题,党进行了旨在提高党员质量、统一全党思想的思想改造和教育运动,以此达到了加强党员干部“三观”教育、巩固党组织力量和提升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水平的目的。另外,党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党员干部切实的关心和爱护,使党员干部深深感受到温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斗志投身于党所领导的各项事业之中。这种良性互动关系,既加强了党对于党员干部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使党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又为党在人民群众面前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奠定了十分扎实的阶级基础。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党的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民心凝聚方面。党认为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事业既是党的历史使命,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历史责任,党除了认真做好凝聚党心的工作之外,还必须努力做好凝聚民心的工作。对此,党不仅把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等社会群体看作是中国革命的动力和力量源泉,而且还针对这些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群体采取了分门别类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如对于工人,党和边区政府通过颁布工人劳动保护条例,重视工人的文化教育工作,帮助工人探索科学管理工厂的有效方法等,真正把工人队伍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对于农民,党通过开展建立农民政权的工作,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废除各种不合理的苛捐杂税,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等,既使广大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又使其对于党的事业的政治认同和感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于知识分子,党通过实施“广招天下士,诚纳四海人”的政策,倡导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鼓励知识分子在学术问题上自由研究,对知识分子既给予物质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又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必要的思想教育与改造等,使知识分子深切感受到了党的真诚和善意,并由此产生了对党所从事的事业心向往之的决心与信心。对于民族资产阶级,党通过采取政治上“既联合又斗争”和经济上积极扶持的政策等,不仅解决了党和边区政府在经济困难时期的“燃眉之急”,而且也对促进整个边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此外,党还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调动广大妇女群体、青年团体、各民主党派、国际友人、解放战士甚至日军战俘为党的事业服务的积极性。这样,在党所领导的边区和影响力所至的范围内形成了“不使一人不跟队”和“不使一人不尽力”局面的基础上,又呈现“万众瞩目宝塔山”的民心所向盛况。 回顾历史,我们不能不看到这样的事实,那就是:延安时期是党凝聚党心民心实践路径最为深入、成效最为卓越显著的阶段之一,其间积累了许多宝贵历史经验。表现在: 倡导和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前提。延安时期,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怕艰苦,不远千里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延安?原因在于他们心中有一种对正确的理想信念执着追求的精神。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共产党人所信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中国革命的指路明灯,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的黏合剂,是不断催促一切有志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人们奋勇直前的发动机。 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基础。延安时期,党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呼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因此,广大人民群众把党领导之下的“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毛泽东语)。这说明在民生问题上,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是党和政府应该竭尽全力去办好的事情。只有党和政府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对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各种困难考虑到并带着深厚感情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才会从内心深处激发出“跟党走”和“跟党干”的强烈愿望和激情。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公平问题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关键。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权或政党兴衰成败的根本因素,而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公平问题则是凝聚党心民心过程的关键一环。延安时期,党把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公平问题放在了特别突出的位置。如在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各项工作中充分信任和大胆使用一些民主人士,对如何降低党员干部生活待遇上的差异、如何处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尝试,对各阶层人民实行“统筹兼顾”的方针等,基本保证了边区之内各阶级各阶层人民各有其用、各尽其才、各得其所。 制定和实施健康有序的法律体系是凝聚党心民心的保证。延安时期尽管处在战争环境之中,党和边区政府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党并没有放松对制度建设工作的有力推进。在党看来,由于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越是战争条件下,越要重视制度建设。为此,党和边区政府制定、发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构建了边区比较系统全面的法律体系。通过这样的法律体系建设,党把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法治社会,其稳定安全祥和的社会秩序受到世人广泛瞩目和青睐。 保持和践行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根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精神力量。延安时期,党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党与群众的鱼水关系和党员干部之间同志式关系的优良传统与作风。这三大优良传统与作风既是党的自身形象的生动写照,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党的奥妙所在,更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流血牺牲凝聚而成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它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 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样的宏伟目标和伟大理想,事关全党、事关全国、事关全体中华儿女,必须凝聚起全党、全国乃至所有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才能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汲取党在历史上凝聚党心民心的丰富经验,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可喜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各个方面深入开展了凝聚党心民心的工作,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推进,使党风为之一新、民心为之一振,为凝聚党心民心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为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把这些经验与党在延安时期积累的相关经验一起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宝贵财富,传承弘扬、接续奋斗,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使我们国家阔步走向繁荣昌盛。//www.hainanu.edu.cn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大道58号 ( 邮编:570228 ) 
    电话:0898-66287086
  • 海南大学